開放 包容 創新 卓越
OPEN, INCLUSIVE, INNOVATIVE AND OUTSTANDING?????
近日,皖北煤電集團錢營孜電廠二期擴建項目3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,標志著該機組正式進入商業運營階段。
這是皖北煤電集團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又一成果。
近年來,皖北煤電集團堅持科技創新,聚焦傳統產業、新興產業協同發展,著力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。2024年,該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6億元,提前完成“十四五”規劃中利潤、職工收入、綜采機械化程度等八項指標任務。
轉型升級,優勢產業“優”中生新
日前,筆者走進皖北煤電集團智能公司麻地梁煤礦倉庫,看見一群“機器人叉車”正通過5G網絡與管理系統配合,精準存取礦用物資。在該礦變電所,24小時工作的“電子巡檢員”自動識別設備異常情況,替代人工完成風險檢查。這些場景的呈現,都得益于智能數據管理系統。
“我們不是在簡單升級設備,而是用數據重塑整個生產流程。”智能公司董事長徐輝說。近年來,麻地梁煤礦投入資金建設智能煤礦,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全礦設備聯網,實時采集分析數萬個數據點,建立起覆蓋生產全流程的“數據大腦”。
這個智能數據管理系統帶來的改變實實在在:生產計劃更精準,物料調配更及時,能源消耗更合理,就像給工廠裝上了“神經系統”,各生產環節數據能實時互聯互通。值班人員坐在指揮中心大屏前,就能對全礦運行狀況一目了然,及時作出決策調整。
2024年,麻地梁煤礦產量、進尺、利潤均創新高,職工收入年增幅達7%。
煤炭是皖北煤電集團的主導產業。近年來,該集團堅持創新驅動,制定數字化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規劃,與華為公司合作建設人工智能大模型,支持所屬煤礦設備更新、技術改造,目前已完成私有云平臺等24個信息化系統建設,建成1對國家級、8對省級智能化煤礦。2024年,該集團實現原煤全員工效1850噸/人,同比提高14%。
電力是皖北煤電集團的又一“金字招牌”。該集團近日投入商業運營的錢營孜電廠二期擴建項目,建成1×1000兆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。該項目采用國際領先的二次再熱技術,實現供電煤耗264.52克/千瓦時,年節約標準煤約15.74萬噸,年減排二氧化碳約40.92萬噸。
走進錢營孜發電公司集控室,在巨幅大屏上,電廠主輔機系統的設備運行狀態、健康狀態以及故障預警等關鍵信息一覽無余。錢營孜電廠二期擴建項目籌建期間,同步推進智慧電廠建設,搭載智慧棧橋、智能巡檢等多個模塊,融合數字孿生技術和5G專網,實現全廠5G+UPF專網覆蓋和智能控制。
“上馬智慧系統,既能管控安全風險,又可降本增效。”錢營孜發電公司董事長周江平表示,錢營孜電廠二期擴建項目投運后,預計年可新增發電量50億千瓦時,年產值超18億元。
向“新”而進,新興產業茁壯成長
在皖北煤電集團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(簡稱中安聯合)展廳里,聚烯烴等煤化工產品樣品引人注目。
據中安聯合技術質量部副部長方宗順介紹,為加快推動煤基高分子材料產業發展,中安聯合牽頭組建安徽省先進煤基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研究院。2024年底,由中安聯合研發的三元共聚聚乙烯新品PE-LF1815開始量產,并廣泛應用于FFS膜、纏繞膜等領域。
“這為集團做好‘煤頭化尾’文章,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,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活力。”皖北煤電集團化工部部長楊自軍說。去年,中安聯合生產MTO級甲醇213.19萬噸、聚烯烴72.99萬噸,較年度計劃分別增長4%和11%。
近年來,皖北煤電集團積極謀劃開辟新興產業賽道,2024年10月成立新材料開發辦公室,大力發展以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。
凹凸棒是該集團布局新材料產業的主打產品,屬稀有非金屬礦產,廣泛應用于化工、冶金、建材、醫藥、農業等領域,有“千用之土、萬土之王”的美譽。在近日舉辦的安徽省滁州市招商引資“春季攻勢”行動明光市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,皖北煤電集團與明光市簽約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化項目。
“安徽將新材料產業作為重點打造的4個萬億級產業之一,專門出臺支持凹凸棒基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,并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。”皖北煤電集團新材料辦公室負責人表示。
下一步,該集團將聯合相關院所,探索成立新材料研究院,對礦區凹凸棒資源進行科學開采加工,屆時不僅可滿足下游企業需求,還有望打破對進口原料的依賴。